跳至內容

異鄉人:顏仲坤——望着中國搖滾的黃金時代遠去,他用「佛系」回應喧囂

竇唯、張楚、何勇、唐朝……這位台灣音樂人在中國搖滾樂最具戲劇性的時間點,記錄下音符的火熱。接下來,他悠然自得地生活在娛樂至死的北京。

異鄉人:顏仲坤——望着中國搖滾的黃金時代遠去,他用「佛系」回應喧囂
顏仲坤頂着一頭灰白蓬亂的長髮,一身阿迪達斯的運動裝扮,口音和用詞被北京影響着,變成一種南北混雜的有趣語言。過去一年,他的工作一件接着一件,朴樹的《獵戶星座》和王菲的《無問西東》等新歌都出自他手。

顏仲坤坐在北京城東繁華街市中的一座錄音棚裏,頂着一頭灰白蓬亂的長髮,穿着一身運動裝扮,像是全部從同一家店買的。他操着柔軟的台灣國語,音調和用詞卻被北京話影響着,變成一種混雜有趣的語言。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裏,他的工作一件接着一件,王菲的《無問西東》、朴樹的《獵戶星座》等新歌都出自他手。但他似乎對於自己的「行業地位」毫不自知,也並不在乎。

這位來自台灣高雄的混音師和大陸樂壇有着不解之緣。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台灣滾石唱片旗下的魔岩唱片在大陸發行第一張搖滾樂合集《中國火》,讓「八九」後的中國大眾第一次聽到張楚、竇唯、唐朝樂隊等本土搖滾樂手的嘶吼和獨白,儼如一劑時代的強心針。當年才二十歲出頭的顏仲坤,在台灣為素未謀面的大陸同行完成了這張唱片的混音工作。兩年之後年,他和唱片裏的歌手一同前往香港演出,紅磡體育館的觀眾前所未有地起立歡呼鼓掌,他站在舞台的總控制枱上,看到了大陸搖滾樂光芒萬丈的那一刻。

從那為起點,顏仲坤在兩岸往來不停,行行走走。二十多年來,他訝異地看着GDP一路狂奔的大陸,也經歷了搖滾樂在這片土地上從巔峰滑落至寂寞的整個過程。節奏和旋律愈發喧囂,而當年那些閃亮的名字,現在卻幾乎無人知曉。最終,顏仲坤決定回應這片喧囂,定居在娛樂至死的北京城裏,做一位對音樂赤誠的異鄉人。

因為精通英語而偶遇「中國火」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