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分上下篇,上篇為《於淵:「自古以來的中國」,真的存在嗎?》。
在晚清到中華民國之間,民國雖然繼承了大部分的清帝國疆域,但是無論疆域範圍的變化如何,疆域的性質已經完全變化了──「領土屬性」的轉型,才是晚清到民國,中國邊疆的本質轉型,這一時間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後所提出的「五族共和」,代替了此前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的就是防止疆土的分崩離析。
回望辛亥:為什麼五族共和?
這是孫中山提出的著名命題──但大量史料證明,孫中山自己也不相信這一命題。他的最終理想,實際上就是建立一個漢族主導的民族國家,而「五族共和」,實則是「同化」其他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