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AI崛起工作變少、貧富差距擴大,「全民基本收入」是人類存續關鍵?

目前形形色色的工作未來如果只需要30%的人力,其他70%的人要做什麼?如果說,從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國家的主要使命之一是在「創造就業」,那麼面對21世紀的未來,尤其在先進國家,主要任務可能變成「維持低就業」。

AI崛起工作變少、貧富差距擴大,「全民基本收入」是人類存續關鍵?
任何能夠分解成離散和重複的工作,均可透過人工智能科技逐漸取代人力,目前形形色色的工作未來如果只需要30%的人力,其他70%的人要做什麼?

【編者按】:提倡「無條件全民基本收入」的比利時學者范.帕雷斯(Philippe van Parijs)受台灣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邀請,於昨天(12月18日)起至21日在台灣舉辦四場講座,分享他的主張和研究。台灣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員廖美早前亦於《思想》第34期專題「全民基本收入:理念與實踐」中,介紹了全民基本收入這個概念以及全球各地的相關試驗,文章原題為《全民基本收入是一種補償》,《端傳媒》獲作者及《思想》授權編修轉載。

《思想》第34期

作者:思想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7/12/14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