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江歌案的舆论风暴,是网络暴力还是民意正义?

“法理尚且有效益主义和义务论的争论,道德审判是否符合道义,自然难以定论。”

江歌案的舆论风暴,是网络暴力还是民意正义?
新京报《局面》栏目披露25段对江母与刘鑫的采访影片并促成二人事发近300天的第一次见面之后,并未完全达成记者兼制片人王志安所写的希望促进沟通的初衷,无论是受害者江歌的母亲还是另一位备受争议的当事人刘鑫,都无可避免地陷入这场舆论的风暴之中。

专栏 Your Opinion 精选重要报导、争议话题底下,读者的评论、来信、或者获得授权的个人脸书感言,整理成文并发布,让更多人可以读到你的观点,让声音穿透同温层。欢迎你继续在端APP网站写评论,在端的Facebook留言,或者写信给我们community@theinitium.com。我哋实睇,一条都不会走宝。

去年11月3日凌晨,山东青岛24歳留日女学生江歌在东京的寓所门前遇害,身受10刀重伤致死,其室友刘鑫因先一步进入屋内而幸免。凶嫌为江歌同乡室友刘鑫的前男友,案发4日后因恐吓罪被捕,21日后被列为杀害江歌罪,并于今年12月11日至15日在日本受审。

去年8月与前同居男友陈世峰分手后,刘鑫受江歌邀请入住其住所。11月2日下午,陈世峰找至江歌与刘鑫居住的公寓,威胁一人在家的刘鑫复合,并与随后赶回家的江歌发生争执。三人离开公寓后,刘鑫发现陈世峰一路跟随至其打工地点,因害怕而对室友江歌表示希望其当晚到车站接她。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