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緬甸歲月》選讀:白人殖民者與他的緬甸情婦

他以賭博、追女生、窩在房間裡看小說、酗酒、和緬甸情婦廝混,排遣看不到未來的苦悶。

《緬甸歲月》選讀:白人殖民者與他的緬甸情婦
2015年10月14日,緬甸仰光夜間,一名婦女坐在瑪哈班都拉花園獨立紀念碑旁邊的一座雕像旁邊,樣子被手機屏幕照亮。

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以《1984》與《動物農莊》等諷刺極權主義的小說,成為世界文壇的經典之作。但歐威爾在他的第一本小說《緬甸歲月》裏,以自身形象刻畫了一個「魯在緬甸」的青年弗洛里,他以賭博、追女生、窩在房間裡看小說、酗酒、和緬甸情婦廝混,排遣看不到未來的苦悶。

現實中的歐威爾到底有沒有緬甸情婦已不可考,但這位19世紀初期為大英帝國效力的白人小魯,在緬甸當了五年警察後,突然離職,遁入歐洲社會底層。20年後,他發表的《動物農莊》與《1984》等作品震撼歐洲,至今仍在西方世界擁有巨大影響力,同時預言、印證全世界,包括亞洲在內的極權國家。

讓人好奇的是,近百年前的那位又宅又魯的喬治歐威爾,到底在緬甸經歷了什麼?閱讀《緬甸歲月》這本帶有自傳性意味的小說,或許能讓我們窺知一二。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