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987年底,中華民國前總統蔣經國於任內開放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以第一批在台灣等了40年、終於能回家探親的老兵做為交流起點,時間與空間,再也不能隔絕人的流動。兩岸社會、經濟交流在親人的眼淚中揭幕,從此勢不可擋。
「人」是移動的實質核心。交流30年之際,端傳媒盤點台灣政府公開的資料,呈現兩岸逐步開放以來,陸生、陸配、陸客、航班、貿易等統計數據消長,探討交流的內涵,以及藏在數字中的量變與質變。
陸生在台:年年成長之後......,學位生、研修生人數去年雙雙下降
2011年,928名陸生正式來台就讀學位班,成為「陸生元年」。從一開始的「三限六不」(限制採認高等學校學歷、限制來台中國大陸學生總量、限制學歷採認領域;不涉及加分優待、不影響國內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在學打工、不得在台就業、不得報考公職及專技考試)政策,到前述限制逐漸解禁,陸生議題每每在台灣社會掀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