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國總統大選,Facebook 被指責為假新聞傳播的溫床,造成這社交網絡平台自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公關危機,自此很多評論和研究都傾向以宏觀批判的角度討論 Facebook,諸如:Facebook 在撕裂我們的社會嗎?平台的演算法如何形塑公共意見和輿論?新媒體和意見領袖的運作如何被 Facebook 影響?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研究題目,但卻不是社交媒體研究的全部。
早前,Facebook 在六個國家測試新的 News feed 設計,把專頁內容和用戶用容分開,令媒體有機觸及率大跌。當消息傳到港台時,便掀起了部分個人和小型媒體專頁轉去 Medium 等其他平台的網絡遷移。類似的事件不是首次出現,但目前很多引起 Facebook 用戶不滿的改動,並不一定是 Facebook 設計和政策團隊蓄意造成的,不少可說是意外結果。然而,Facebook 是世界最大的社交媒體,用戶多達20億,當朱克伯格(祖克柏)和團隊發現到一些問題並作出更改時,無可避免又會造成另外一些人的不滿。現時,Facebook 不單出現了越來越多始料未及的問題,更陷入了各面不討好的困境,反映了這個平台上越來越多不可調和的利益和衝突,很值得深入探究。
本文旨在介紹關於 Facebook,以至更廣義的社交媒體的一些微觀、社會心理學研究,並且試圖提出一種看法:Facebook 最近很多奇怪而涉及商業的改版決定,背後並不純粹商業,還涉及它最初的理念和其後來發展所產生的矛盾和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