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黃麗群:金澤十帖.犀川散步

如此貼著河聲繼續走,兩岸人事漸漸疏鬆,低低的草地上每一步像螞蟻,或者深夜眼黑摸索著一張臉的手指,或者縫線的針腳,身體會自然而然為你解釋這座城市不言不語中的迢迢蕩蕩。

每去金澤,有個下午會到犀川散步。沿百萬石通之石,經香林坊之林,往犀川大橋方向去。大橋鐵錚錚,大正年間的木造版本,曾遭水患沖失,當地甚以為苦,1922年時改建成今日所見的桁架橋,目前是日本國家登記有形文化財。《金澤古蹟志》記載橋邊的斜道「蛤坂」,從前叫「瓶割坂」,而後轉為「貝割坂」,後又稱「蛤坂」,並有逸話說源義經穿過加賀北逃時路過此地,孕妻鄉御前(北之方)突然臨盆,在此分娩,摔碎陶瓶以割斷臍帶,故得其名。

「犀川的眺望」常見於金澤人的鄉思記述之中。若站在橋上,位置更好,冬天陽光無雲時,遠處的醫王山與白山是一層遠霜凍住了青瓷的天窗。

若越過橋,步行十分鐘能到西茶屋街。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