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悲傷的愛,攝影機不撒謊:官方和民間影像中的劉曉波與劉霞

在曉波肝癌晚期甚至近乎彌留之際,劉霞忍住悲傷餵食的照片面前,監獄高牆內外的區別消失了。

6月30日下午5點29分,我在推特等社交媒體上傳了劉霞在醫院餵劉曉波吃獼猴桃的照片,配文「秒針,請走慢一點」。曉波穿着病號服,左手手肘上貼着白色醫用膠布,用於採血或掛瓶注射的植入針管隱約可見。披在肩頭的外套滑落在曉波端起餐盒的右手手臂後,他專注進食,似乎正抿嘴吞進獼猴桃果肉汁;劉霞右手餵食的湯匙離曉波緊抿的嘴唇不遠。劉霞穿着橙色T-恤便服,眼光低垂看向曉波的臉,左手手掌微彎,托着大半個切開的獼猴桃靠近曉波的嘴,準備再餵下一口。畫面左下角的白色桌子上,水果刀還隨意地斜放着。

照片是從兩人的側上方俯拍,對焦不準,似乎拍攝者匆匆忙忙地舉起手機、按鍵拍攝,一晃而過。而劉曉波和劉霞絲毫不知覺被拍攝,夫婦兩人的狀態,沒有任何戒備感和外人在場干預的違和感。這也說明拍攝者應該是劉曉波夫婦十分親密的人,使得他們可以在有人近距離在場的情況下,仍可放鬆地進食。我猜測是劉霞弟弟劉暉在場。

餵食病人,是無論何種文化、語言的人們毋須闡釋一望即知的日常熟悉場景。第一眼看照片,哪怕對劉曉波、劉霞毫無認識的觀看者,也容易捕捉到病人的消瘦、憔悴、虛弱信息,以及劉霞淡淡的悲傷、夫婦倆關愛與親密的瞬間。「這是愛」,香港中文大學哲學教授周保松在臉書轉發此照片時寫下了三個字。相愛的人,被長久地分離、孤立後,終於可以在一起了!而一個飽受痛苦的女子餵食所愛的病重的男人,浪漫愛在此刻超越變身了,有了慈悲,不少人一看見照片就「淚流」。一個社會運動研究者看了照片後對我說:「極大地受難(之後)……(如同)聖母從十字架解下,擦洗耶穌的身體。」這愛,支撐我記下纏繞我們的痛苦、悲傷、無力和憤怒。

巨大的反差,巨大的悲傷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