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0本屬於後人類的讀物:人類如何面對科技嵌合的社會模樣

科技正在滲入社會,這絕對不是科幻故事。

【編者按】我們常言「科技源於人性」,科技、科學早已用不同的形式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緊扣連。出門忘了帶手機的焦慮,早上鬧鐘沒有按時響鬧的慌張,鐵路列車失去訊號無法前行⋯⋯科技象徵着精確、效率和創新,同時也是耐損、可被修復與替換。面對日漸衰敗的身體、繁不勝數的疾病,不禁臆想借助科學科技的力量,讓肉體與機械嵌合,甚或從肉眼看不見的基因着手,以科技滿足人類各式各樣的慾望。

將來的世界會否逐漸走向如動漫作品《攻殻機動隊》、《樂園追放》等機械全面統佔社會不同層面,肉體在科技社會變得毫不重要?抑或如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弗蘭肯斯坦》等直接從肉體篩選改造開始,人類有意識地操縱科技來打造「完美」的模樣?科幻創作常見於大眾流行的作品,引領觀眾去思考、想像,由一個想法為原點,萌發更多思考的可能,配合閱讀下列十本推薦讀物,借助人文領域的一些先慧,更深刻地思考:人,該如何與科技共處?又該怎樣跟科技一起走下去呢?

人,該如何與科技共處?又該怎樣跟科技一起走下去呢?
人,該如何與科技共處?又該怎樣跟科技一起走下去呢?

把身體改造,就能換到更好的未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