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一部重量級的印度大片登陸華語地區。3月24日在台灣上映的電影 Dangal(台譯「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據傳4月將引進中國大陸),勢必將會在華語圈掀起新的一輪印度電影的觀影和輿論熱潮。以超過70億盧比,海外占其中20億的總票房成績(約港元8.45億)登頂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印度電影,已經充分證明了它無出其右的吸金能力。
除了票房收穫頗豐之外,這部電影也贏得了挑剔的觀眾和影評人的一致好評 ——不僅在印度電影觀眾獎(Filmfare Awards)中一舉斬獲包括「年度最佳電影」在內的四項大獎,並且自去年12月全球上映以來,在「爛番茄」(RottenTomato)達到83%新鮮度,IMDB評分8.9,豆瓣評分9.0。可以預見的是, Dangal 在華語圈上映之後也將會贏得不俗的票房成績和口碑。
Dangal 的成功,在印度電影工業「寶萊塢」的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從題材上來說,Dangal 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吸金大戶馬薩拉(Masala,字面意思是印度香料的混合)電影,片中並沒有出現寶萊塢商業片最常見的娛樂元素,如華麗的歌舞橋段和扣人心弦的情節轉折。根據真實人物事件——摔跤手父親 Mahavir Bhogat 訓練女兒 Geeta 和 Babita 成為為國爭光的摔跤冠軍——改編而成的 Dangal,實際上追隨了近些年在寶萊塢呈井噴之式的傳記片熱潮。僅2016年一年,印度就有至少 5 部重量級的印地語傳記片上映,這些影片之中,以一場驚心動魄的劫機事件為題材的電影 Neerja(「劫機驚魂」,台譯「妮嘉」),也獲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的不俗戰績——其中同樣缺少了寶萊塢標誌性的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