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香港文化博物館用1000萬改造展廳,成立了常設的金庸館。目前展出300餘藏品,向讀者展示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而在日本,同樣有愛好者與推手,不斷將中文武俠小說譯作日文。按兩種語言,倫理、哲學、風俗各異,其間可溝通處,多還是少?我們都熟悉的那些中文武俠的魅力,靖哥哥蓉兒小龍女,在日本文化中卻都出脫成什麼樣子?「乾坤大挪移」和「降龍十八掌」怎麼翻譯?怎麼讓日本人明白?岡崎由美就是這樣一位穿梭於中日武俠世界的「譯俠」,她既是研究明清小說的學者,也是著名的金庸迷,而令她迷上金庸的,卻是一部《射鵰英雄傳》⋯⋯
約在會展一間不大的會議廳做訪問,走進時,房間的窗簾都拉開,岡崎就站在陽光裏,給我們遞上一張名片。
名片上少有地印上一個自畫像,卡通版的岡崎由美身著紫色旗袍。現實中的她則自始至終面帶微笑,謙遜像是又有點害羞。這位早稻田大學的文學教授專注於明清小說和戲曲,目前主要在研究中日的戲曲交流。她的另一身分,是業內資深的中文武俠小說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