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六七暴動50週年系列】 50年前的5月,香港發生了一場為時8個月,出現逾千個真菠蘿(土製炸彈)、造成51人死亡、八百多人受傷、近二千人被檢控、受影響人數以萬計的左派暴動,被認為是香港戰後歷史走向的分水嶺。50年後的今天,官方依然諱莫如深,民間各方則竭力尋找當年的資料和親歷者,當中有人希望獲得平反,有人希望還原真相,有人希望對抗遺忘……《端傳媒》在3月開始,將陸續推出「六七暴動50週年」的評論專題,為歷史留下幾筆。

今天很多人都知道什麼是「六四」,但相信很少知道什麼是「六七」,尤其是年輕一輩。有一次,我問一位青年什麼是六七,他說六七就是六四的延續,因為六四之後北京大舉抓人;六七是六四後的另一次事件。我聽了,苦笑。
光陰荏苒,已是2017年,令我驚覺:轉眼五十年了,又是半個世紀。那一年,我13歲,也是六七的經歷者、半個參與者,算是當年的「小鬼隊」。不過,我沒有暴力行為,幸好沒有被捕成為「YP仔」(Young Prisoner)。但當年的事必須說清,否則日後也許有更多年輕人說六七是六一兒童節的延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