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中國究竟是一個「民族國家」還是「天下帝國」?在其中,60多年來的少數民族與「民族區域自治」又是什麼?有人說這是「漢化」;有人說其中承載著「平等」;還有人認為是蘇聯流毒,會激化民族矛盾。學者哈光甜投書端傳媒,認為這些說法都未切中「民族區域自治」的要點,而理解這一制度,又是討論「中國到底是什麼」的前提。本文是對此一問題的綜合討論。文分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聚焦於民族區域自治的歷史和當今形態。

與我們熟知的「歷史階段論」不同的是,資本主義從產生伊始就打亂了線性的時間:它並不是一種徹底取代前資本主義社會形式的社會組織方式。以交換為唯一目的的生產在代替了曾經的小農經濟的同時,卻又在全球範圍內重新再生產奴隸制。資本主義從一開始就集合了最嶄新的和最陳舊的、最進步的和最落後的。它面向未來,並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所有事物都猝不及防地推向未來;但它似乎又像一個薩滿,像一個巫師,讓所有腐朽的、甚至已經死亡的社會形式復活。它讓舊的制度借屍還魂,永遠困在未來和過去之間。歷史從未死亡,而未來似乎已經成為過去。面對資本主義,所有「古今中西」的爭論都變得既迂腐又前瞻。當時間本身遭遇扭曲,我們就要面對無數違背常識的社會變遷。
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就是這樣一個卡在過去和未來之間的制度。它橫跨在三個相互聯繫卻又各不相同的歷史形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