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滿洲行:一次反思大中華漢族中心史觀之旅

這趟旅行的目的之一,是希望提供一套有別於傳統大中華史觀,以滿洲民族而非以漢族為本位的「東北」視角,通過實地參觀歷史遺蹟,重新審視滿洲的歷史。

對於在香港土生土長的筆者而言,「滿洲」一詞是陌生的,它只曾出現在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中「偽滿洲國」——這個含有民族屈辱意味的歷史詞彙,或是以英文授課的世界歷史科中提到的Manchuria。端旅行推出的「重回滿洲深度遊」團費不能說是便宜,但由身為滿人兼熟悉滿洲歷史文化的出版人富察擔任隨團講解,對愛好歷史的旅行者而言卻有莫大吸引力。

1990年代中期以前在香港廣泛使用的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大都抱持凸顯華夏文化優越性的大漢族中心史觀。而中國政府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撰寫的教科書,則把「民族矛盾」置於「階級矛盾」之下,表面上對「漢族中心主義」持批判態度。然而,中共官方史觀卻把中國歷史發展長河設定為必定「走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種歷史宿命論其實只是大漢族史觀的另一變種而已。

從這次旅行團的出發前參考書目,包括了日本右翼學家宮脇淳子所著的《真實之滿洲史》,以至富察隨團的講解,不難看出「重回滿洲深度遊」的目的,是希望向團員提供一套有別於傳統大中華史觀,以滿洲民族而非以漢族為本位的「東北」視角,通過實地參觀歷史遺蹟重新審視滿洲的歷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