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台灣製造,世界發光:一間文具店如何走向國際化?

一間誕生在車庫的文具店,為何能夠走向國際?除了好看的產品,更重要的是一種將自己定位成為國際品牌的格局與氣度。

以往在台灣一談到文具店,人們大多想到街頭巷尾常見塞滿各式繽紛卡通圖案文具的平價小舖,但是Karen與Marco一手打造的禮拜文房具卻很不一樣,在由車庫改裝而成的歐式工業風店舖中,人們可以買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John Steinbeck愛用的Palomino Blackwing鉛筆、彷彿高級香水的德國經典玻璃瓶膠水,即使只是一個小小的削鉛筆器,背後也蘊藏着百年的歷史。

主打風格文具店,禮拜文房具試圖顛覆人們過往對文具的刻板印象,喊出「改變桌上風景」的口號,希望消費者可以認識到,文具也能像服飾、家居用品一樣成為彰顯個人風格的代表。

但不論理念多麼動人,在仰賴各式數位工具的時代開一間文具店?不僅身邊的朋友皆不樂觀,Marco及其他幾位合夥人其實也有些忐忑,「我跟Karen說,這間店應該沒什麼人會來,如果每天能有一、兩千元收入,付得起店租就好了。」有個合夥人甚至想像,這會是一間能夠讓店員安安靜靜坐在櫃枱前讀完一本書的冷僻小店。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