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Nana Chan對於茶的認識就是「日常的」:從小到大家裏都有喝下午茶的習慣,商店裏買來的茶包,再配上媽媽自製的蛋糕,家人朋友圍坐著說說笑笑,輕鬆、愉快的小聚時光,讓她很早就萌生「要做一點和茶相關的事」這種想法。大學畢業後進了律師行,「有時候一件案子是那麼漫長,每天做做做,卻完全不知道結果會是什麼」,生活在意義的有無間繼續徘徊了六、七年,幼年懵懂的想法在某一天點亮。
「開一間明亮、美麗的店子,人們可以像泡咖啡館那樣在裏面小憩、聊天、看書,和朋友見面,不過喝的卻是各式各樣的茶,再配上自製的蛋糕!」2012年,辭去律師工作的Nana在安靜的上環太平山街一角開設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小店:茶。家(Teakha)。50多呎的小店裏,手寫的粉筆字顯示這個小小茶王國的繽紛熱鬧:印度的香料奶茶、中國華東地區的祁門紅茶、京都大福茶、泰式冰奶茶以及必不可缺的港式奶茶,再搭配Nana自製的綠茶芝士蛋糕及英式鬆餅⋯⋯頭幾個禮拜,店裏全靠她一手打理,但很快客人出乎意料地紛紛上門,Nana才又忙著請幫手。
中國茶文化淵源甚久,早已沉澱出一套講究的茶文化。《紅樓夢》裏最是冰清玉潔的妙玉就笑說喝茶是「一杯為品,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圍城》裏留洋的學生笑話外國人把茶葉煮了水,「專吃葉子」。Nana 出生台灣、長在香港、又在英國唸書,在不同文化間穿梭旅行的經驗,造就了她cosmopolitan的眼光和胃,關於茶,不再僅遵循某種單一原則,而習慣仔細觀察辨認不同文化處理茶的手法,再由自身所需出發,綜合調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