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末,LMF在香港樂壇掀起了一場「時代革命」,一首《大懶堂》獲得主流媒體獎項,教育香港聽眾Rap不僅是黑人”Yo, check it out”,或是廟街口水歌式數白欖,也可以很「在地」以粵語押韻、甚至是圍頭話探討「打工仔」和「廢青」的社會心理。
直至今日,LMF已被奉為樂壇經典,歌詞成為中文系學生研究題目,農夫的《風生水起》、《全民皆估》, 論盡草根市井生活,亦成功「入屋」。 若果溯本清源,當發現這些Hip Hop和Rap的公式,是生蕃等獨立Rap artists長年累積經驗後,被主流消費的結果。從歐陽靖(MC Jin )回流發展的經歷,不難看見其經營個人品牌的智慧,卻矛盾地因刻意營造而最終曇花一現。
筆者從身邊不少移民朋友口中得知,他們落腳後的生活也沒有實質改變,照樣《愛回家》電視撈飯,但首當其衝發展出「雙文化身份」(Bicultural Identity)的,往往是移民子女。
Jin自幼在文化多元的美國成長,經常游走在傳統華人家庭與黑人文化之中,培養出鮮見於香港人的街頭智慧。據他本人所稱,他少年期間仍留意香港流行音樂,熟諳「四大天王」歌曲和某大電視台的經典劇集。ABC一曲中,Jin佻皮地rap出《新紮師兄》與《歡樂今宵》、「何B同鄭裕玲」,其對香港文化的鍾愛頗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