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做出寶可夢的技術,怎麼幫我們裝潢、指路、或者訓練警察?

AR技術讓消費者能藉電腦或手機APP,直接在居家空間實景擺設新家具;在優化消費者體驗之餘,連帶提升了下單成交率。

做出寶可夢的技術,怎麼幫我們裝潢、指路、或者訓練警察?
AR/VR的商業化應用不單單只是一個「青年創業」的項目。事實上它的背後,牽涉到台灣電子產業的一波「產業復興」。

電腦螢幕裏顯示的是一片夜幕低垂般的暗黑空間,一輪「明月」掛在天空,幾個孩子在這個空間裏或坐或站,等着主角降臨……突然,一襲「紅披風」從空中一躍而下,像一隻鳥一樣落在孩子們的面前,這正是大家等待許久的唐鳳,傳奇的35歲政務委員。

唐鳳如何能夠從天上一躍而下?原來上頭的所有動作和場景,都發生在一處虛擬空間裏。這是台灣公共電視「青春發言人」節目的一次大膽嘗試,透過虛擬實境技術(Virtual Reality,VR),讓當時遠在巴黎的唐鳳和攝影棚中的小朋友「共聚一堂」,彼此切磋想法。

換一個場景:美國著名的休閒鞋品牌TOMS以「捐鞋活動」著稱。商家標榜:消費者買一雙鞋,TOMS就送一雙鞋給落後地區兒童。為了達到「以消費促進公益」的目的,TOMS在店面設立VR設備,帶領消費者「身歷其境」,親自到非洲或南美等等落後地區發送鞋子給當地孩童,讓消費者感受到自己的善心確實傳送到了地球的另一端。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