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9月1日,高雄市政府以治水需要為由,強行拆除了十全果菜市場,住戶用鐵鍊鎖住自己,坐在瓦斯桶邊抗議的場景令人觸目驚心。這也令人聯想起8月9日通過的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案,也令323戶,上千人即將面臨被迫搬遷的命運。
台灣在2012年爆發的「大埔徵收案」使得國民黨籍苗栗縣長劉政鴻和馬英九政府飽受各方撻伐。但2016年5月民進黨接掌政權後,迫遷事件並沒有減少。而且「果菜市場」和「南鐵東移」都發生在民進黨首長執政的直轄市。如果再放大視野,近年來香港和中國大陸以「公眾利益」為名的開發案,類似的迫遷事件同樣層出不窮。
南鐵東移案首先反映了民進黨執政的縣市同樣難以戒斷以「迫遷」做為城市開發的政策工具;再者主其事者賴清德是民進黨內頗被看好的明日之星,他在南鐵案及其他爭議政治事件中所顯現了什麼樣的性格?這性格對他的下一步會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