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丁丁:中國對抗「薩德」,輿論戰暴露的戰略實力

中國在「薩德」一事上不善罷甘休且表現得胸有成竹,這種自相矛盾不免暴露戰略決策混亂。

丁丁:中國對抗「薩德」,輿論戰暴露的戰略實力
201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門廣場上,中國士兵站在裝有導彈的軍用車上。

眼下,除非中國政府採取極強的外交、經濟制裁或軍事對抗,已很難阻止「薩德」入韓。然而中國官方並無不惜代價之決心,卻又顯得在「薩德」一事上絕不善罷甘休且表現得胸有成竹,這種自相矛盾不免暴露其戰略決策的混亂。

色厲內荏的輿論戰部署

中國似乎相信近十年來本國軍事理論重大突破之一──輿論戰的威力。7月29日,《解放軍報》以「鈞保言」筆名發文〈中國軍隊堅決捍衞國家安全利益〉;8月1日新華社發文〈絕不容許美國禍害東北亞,三論反對『薩德』入韓〉;2日,外交部直屬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者以「望海樓」名義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社論稱〈部署『薩德』後果很嚴重〉;5日,《人民日報》又以「鐘聲」筆名發表社論〈別以為有靠山就可任性胡來〉,顯然是有組織的攻勢。

看這些文章的層級,完全稱得上代表中國政府。雖然代表同一個政府,對美韓的政治批判表述也大同小異,但它們的對抗的決心和目標,其實大相徑庭。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