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夏天,中國大陸極端氣候肆虐,政治氣候也風雲變幻。8月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公布了《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可以看作連續政治過程中的一個節點──過去幾年圍繞團系的政治鬥爭終於劃上了一個句號,也算是今年北戴河會議期間,一個看得見的成果。
網媒年代,共青團的社運化
圍繞團系的政治角逐,交纏在令計劃、薄熙來、周永康集團的派系鬥爭中。他們,甚至包括仍在位的更高層,被習斥為「一小撮野心家和陰謀家」,也是今年秋天「十八屆六中全會」即將全力解決的對象。中紀委對共青團中央的批評也空前嚴厲,稱其「貴族化、官僚化」,這給共青團和團系幹部的政治地位和前景帶來極大困擾,卻也是共青團近來加速轉型的動因。其結果,便是《改革方案》的出台。
縱觀該方案,除了因為「黨團關係改造」而明確向習近平效忠的政治要求,最明顯的是讓共青團重新回歸青年運動的改造路線——既包括組織結構,也包括團與青年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