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賴奕諭:菲律賓學制改革,為何抗爭不斷?

菲國人民在逐漸走向世界的同時,又是否不再對自身土地與文化感到熟悉?新總統與處於陣痛期的菲國教育體制,顯然要面臨更多挑戰。

賴奕諭:菲律賓學制改革,為何抗爭不斷?
2015年10月13日,菲律賓一群母親手持標語,在馬尼拉最高法院前要求政府叫停K-12新學制改革。

菲律賓今年的開學日很不一樣。學期開始前夕,學生、家長與老師陸續在菲律賓各地發起抗爭遊行,抗議這個學年新上路的K-12新學制改革,甚至有工會動員群眾包圍教育部數日表達其不滿情緒。

所謂的K-12,指的是從學前一年、小學六年、國中四年到高中兩年的新學制,共計13年的基礎教育。過去,菲律賓的中學只要四年即可完成學業,現在為了與國際社會接軌,而多增加兩年的高中課程規劃。

CNN Philippines 的記者 Pia Bonalos 在開學第一天於推特上指出,本來預估將於馬尼拉都會區 Batasan 高中就讀11年級的2600名學生,最後僅有103人完成註冊。上學年甫完成十年級學業的140萬名學生中,有將近44萬人仍未向任何學校註冊──他們很可能再也沒有開學日,並且必須立即投入日益嚴苛的就業市場。然而,教育部秘書 Armin Luistro 卻在開學首日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這是最棒的一次學年開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