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張慶玉:性別、情緒勞動,與台灣空服員的處境

罷工固然告一段落,社會上對女性工作的刻板印象並未因此鬆動,正如同在鏡頭前聚焦的,總是那最香最美的一樣。

張慶玉:性別、情緒勞動,與台灣空服員的處境
華航空服員罷工現場,有參加者情緒激動。

中華航空(華航)空服員的突襲式罷工,在 21小時之內以勝利者之姿落幕。七項訴求均得到資方正面回應。

我曾在華航擔任七年空服員,後來走進學術,也開始了對空服員的研究。在研究者的位置上,我從不認為自己能當個冷眼旁觀的局外人;過去的經驗身份,常幫助我釐清錯綜脈絡下的真實景況。畢竟在所受的學術訓練之外,我也曾有過與我關注對象同樣的經驗。

許多離職空服員常自述「一日華航人,終身華航人」。這樣說,並非對公司這個抽象又具體的權力機構,產生什麼身份認同;而是源自於對那些同處於無所不在,且常難以覺察的規訓與壓迫下的同事,產生的同理心,與願意去扶持的情誼。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