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來到了台中桐林的一處蜂場,正值龍眼蜜的收成尾聲。這是我第一次參與採蜜的現場,大概也會是一輩子牢記的「蜂狂」的初體驗。陪同的友人一下車便驚呼了起來:「今天的蜜蜂怎麼這麼兇?!」嗡嗡的蜂鳴聲極大,蜂群高速飛竄在作業的蜂農之間,異常緊繃的氛圍即便是初來乍到的我也非常清楚地感覺得到,如入槍林彈雨之地,眼睜睜目睹了面對面的蜂農鼻樑上扎扎實實地挨了一針。養蜂人家的友人解釋:「今年蜂蜜太少,又到了花季尾聲,蜜蜂眼看着蜜要被拿走了,難怪會這麼緊張⋯⋯」
從年初冷爆的寒流,到開花期間連日的大雨,壞消息不斷地傳來,蜂蜜減產三至四成。初春太冷荔枝花開不到一成,好不容易等到雨停,餓了好幾天的蜜蜂一出巢,便遇上了果樹噴藥,毒死了上百個蜂箱。近幾年來蜂蜜產量一年少於一年,蜂農苦笑道,「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當我們在討論蜂蜜的好,除了純正與品質,還有沒有更多的想像?
蜂蜜是蜜蜂的食糧,有得吃蜜是人的福氣,可取走了蜜,蜜蜂吃什麼呢?「所以不能全拿走啊!蜂吃剩的食物我們才採,不能強求。」花蓮蜂之鄉的養蜂達人李福旭先生說道。蜂之鄉的蜂場氣氛確實不同,除了氣氛祥和,還有好些蜂箱長得跟其他場不同。「這叫做繼箱,」李先生指着眼前的雙層蜂箱說明:「蜜蜂有將蜂蜜往上存放的習性,蜂王產卵繁殖在下層,上層是蜂蜜貯藏區,有多的蜜就會往上層搬。繼箱的採收只採上層的蜜,下層留給蜜蜂吃,較符合蜜蜂的習性,也是較安全的養殖方式,不用擔心一下雨就得餵蜜蜂吃糖,影響蜜的純度,也影響蜜蜂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