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魏則西事件:輿論場的邊界

魏則西事件表明:媒體和輿論可以監督商家,但批評止步於公權力。

魏則西事件:輿論場的邊界
圖為百度搜尋器的手機程式。

青年學生魏則西罹患癌症。他通過百度找到新抗癌技術,花了二十多萬,發現技術和醫院是一場騙局。在「知乎」網站的問題「你認為人性最大的惡是什麼」下,他寫道:「希望我的回答能讓受騙的人少一些,畢竟對腫瘤病人而言,代價太大了」。

魏則西死了,纏住魏則西的利益鏈條現已清晰:「莆田系」私人醫院出錢在百度上頭條、獲得推廣,魏則西被百度提供的醫療信息引領至三甲醫院──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而武警二院又將部分科室,包括重症腫瘤科室,外包給了莆田系醫院──這些私人醫院,大多數由來自福建莆田的老闆經營,以貼小廣告、治療性病起家,醫療水平低劣。

輿論壓力下,涉事三方處境不同。百度和莆田系處在風口浪尖:媒體人、律師、醫生等聯合批評監督,推動相關部門調查。武警二院方面,衞計委和中央軍委已經展開調查;而媒體對部隊醫院的報道,則遇到審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