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當中沒有誰可以代表其他人。」在4月17日巴黎共和廣場(place de la République)上的全民大會中,台上一名社運分子提出這個說法,在場群眾舉起並搖動雙手,表示贊同這個直接民主的精神。
共和廣場由3月31日以來,歷經多次警察驅趕,民眾仍然於傍晚聚集廣場,參與「不眠之夜」(Nuit debout)的行動,4月11日這週起,運動擴展至下午開始,直到晚上。所謂「不眠之夜」,是法文的日常用語,指晚上沒有躺下來,有徹夜難眠之意。英國《衞報》譯成rise up at night,因當中法文debout(英文rise up)亦有站立、挺身、不屈和勇敢的意思。因此,Nuit debout這個名稱,同時寓意人民不屈和反抗。
這場持續了半個多月的運動,已擴展到法國、西班牙和比利時等國超過一百個城市。著名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認為,法國的「不眠之夜」繼承了2011年以來反抗全球1%權貴統治的佔領華爾街運動,是99%人民團結起來,對抗巴拿馬文件所披露的1%權貴。到底這場運動為何在這個時刻發生?是否對巴拿馬文件的即時回應?對當下仍處於恐襲後「緊急狀態」的法國社會,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