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陳偉信:離岸公司的身世、政治張力與未來

「離岸公司」跨越國家的傳統邊界,攪動起全球資本和空間政治。

陳偉信:離岸公司的身世、政治張力與未來
「巴拿馬文件」揭露冰島總理貢勞格松涉以離岸公司逃稅,貢勞格松於本年4月5日辭職。圖為2016年4月6日,停泊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的一輛名貴汽車。

巴拿馬文件在國際社會掀起連場風暴,揭發多名西方政要開設離岸公司沒有申報。冰島總理更成為首位因事件而下台的政府元首。文件亦揭露出,不少威權主義國家領袖及家屬未能以身作則,紛紛透過離岸公司轉移資產到外地。至於香港亦身受其害,文件中披露離岸公司數目之眾,令香港再次被貼上「稅務天堂」的惡名。

巴拿馬文件的政策影響,這幾天已有不少文章分析,但「離岸公司」的概念,似乎觸及得並不多。

事實上,在全球資本流動的年代,大型企業開設不同離岸公司反而是常態,離岸公司衍生的真正問題,是讓稅收制度、國家系統與資本流動三者之間出現嚴重脫節,以及造成全球化下「公司法人」與國民責任的期望落差。

全球資本流動的新常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