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Spotlight 觸及了媒體真實處境嗎?9部電影給傳媒的三大反思

華語世界的傳媒頹勢,讓大家的感受尤其強烈。現實生活中傳媒的劇變比電影更誇張,也更沉悶?

Spotlight 觸及了媒體真實處境嗎?9部電影給傳媒的三大反思
《焦點追擊》(Spotlight)拿下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激起的反響竟然比往年都要大。

《焦點追擊》(Spotlight)拿下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激起的反響竟然比往年都要大。除了很多英文媒體找出電影原型人物進行對比,中文世界也做了許多文章。這樣冷色調,重紀實的美國電影,即便帶着明顯的工業味,依舊成功再現了調查記者的日常工作與生活,激起話題。電影中提及的神父猥褻兒童事件極具爭議性,不過最讓觀眾與評論者印象深刻的恐怕還是這部電影對波士頓環球報幾位記者的刻劃。

這部影片固然讓人們看到了調查記者的生活面貌,劇情行進當中也有意無意地暴露出媒體固有的一些問題:比如調查時與競爭對手角力,爭搶首發;又比如同樣的事實,非大型機構報導不能引人注意;同樣的資料送過幾次均未獲重視等等。可惜影片在這些位置淺嘗輒止,未能深入下去。否則《焦點追擊》會有更強的現實意義,無形之中給出一些小提示,而非如今的復述事件型態。儘管這些記者們的正面形象,已經足以讓很多新聞從業者老懷安慰了。

當有一部電影平實地講述其中一段故事,還拿下了電影工業內的大獎,無疑有安撫作用。

影視劇從來不乏記者的正面形象,尤其近年HBO推出的劇集《新聞室風雲》(The Newsroom),為新聞記者做了正面形象公關,劇中人大多都是理想主義的新聞人,以熱血和人道主義至上行事,結合美國近年來的熱點事件,確實帶來了近年來最深入人心的描寫。《焦點追擊》同樣在正面人物上着墨,方法卻與《新聞室風雲》大相逕庭。電影裏的記者們來不及說什麼大道理,來不及煽情,只是忙着採訪,開會,蒐集資料。一兩場情緒爆發的戲之外,整個電影的處理都冷靜,平實。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