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科幻可以啟迪中國創業者嗎?

如果說「科幻引導世界」可能過於誇張,但科幻所拓展的想象力對於那些着眼未來、追求創新的企業家來說,應該意義非凡。

科幻可以啟迪中國創業者嗎?
2016年1月16日,美國范登堡空軍基地,圖為SpaceX集團研發的Falcon 9火箭。

由谷歌公司(Google)開發的軟件AlphaGo,在不久前的1月27日,以5:0的比分完勝歐洲圍棋冠軍、職業二段的樊麾,人工智能戰勝人類的畫面,正在從科幻走向現實。回顧從瑪麗·雪萊(她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詩人雪萊的妻子,但她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未來必將超越雪萊)所創造的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到今天,在不足兩百年的時間裏,科幻文化對於人類現實的推動,正變得日漸密集。

2011年4月5日,美國,SpaceX集團總裁伊隆馬斯克在華盛頓的記者會上發言。攝:Brendan Smialowski/GETTY
2011年4月5日,美國,SpaceX集團總裁伊隆馬斯克在華盛頓的記者會上發言。

從克拉克到馬斯克,他們都是科幻迷

這一趨勢,似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已經很明顯了。有些例子被全球的科幻迷們津津樂道。比如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1945年, 還在英國空軍服役的克拉克,在《無線電世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地球外的轉播》的文章。 後來成為科幻小說三巨頭之一的克拉克,當時只是一個科幻迷,但通過此文,他提出地球同步衞星通信的構想。20年之後,由11個國家聯合組建的「國際通信衞星組織」(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Organization)發射了「晨鳥」同步衞星,將克拉克的設想變成了現實。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