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陳永政:一國兩制,於斯終焉?

《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是香港與中國在回歸過程中訂下的「社會契約」,亦即香港人從來都是以「一國兩制」為大前提地接受中共政權在香港行使主權。

陳永政:一國兩制,於斯終焉?
圖為香港售賣禁書的報攤。

下筆之際,李波先生與另外四名銅鑼灣書店股東和店員仍然下落不明。 他們失蹤的方式撲朔迷離;稍有常識的人都絕不可能認為他們真的自願回到內地。然而,建制派中人連日來卻一再表示李波的失蹤「也許出於自願」。 這不可能是單單的無知, 亦不只是單純地為中央政府護航;相反, 這正正反映出他們亦明白事態嚴重,絕不可承認李波真的是被中國政府從香港擄走,因為一旦承認,那基本上意味着「一國兩制」作為一套憲制,已然終結。 而終結之後, 相信「港獨」呼聲在香港將會進一步成為一股道德號召力量。「一國兩制」已走到存亡的分岔口──又或者,其實我們已經過了這分岔口。

香港言論自由的崩塌

李波「被失蹤」,似乎與銅鑼灣書局在香港出版內地禁書甚有關連, 自事件發酵後,除了否認李波被擄走的建制派人士外, 建制派及內地人士中,始終不乏聲音認為:即使李波是被內地擄走拘禁亦無問題。 他們的理由不外乎「出版禁書觸犯內地刑法」、「煽動顛覆國家的言論不應受言論自由保障」,或「夠膽與政權對着幹,就應該預計到有今日」。

近日最具代表性的言論,莫過於律師錢志庸所謂:「如果喺香港做嘢合法,99%都唔會有問題;最尾1%,你搵得咁多錢,開得書舖,應該有個觸覺。」(如果在香港合法做事,99%都不會有問題;餘下的1%,既然選擇了開書店,賺了這麼多錢,就應該有觸覺)。換言之,在這些人眼中,法治與言論自由只會保護政權接受的言論,至於政權不接受的,閣下便要有「自己已經不受保障」的「觸覺」。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