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民連續幾日在臉書洗版,宣告他們反台獨的政治立場。但我們如果只通過政治的視角審視這場網絡大戰,就很可能無視了他們語言背後的複雜世界,那個世界裏充斥着父權家庭的慾望,而正是這種家庭想象言說着他們的政治生活。
「我是你爸爸」
花些時間翻看臉書上凌亂的戰局,你會發現中國網民的洗版方式不外乎兩招:感召,辱罵。感召的方式是複製余光中的《鄉愁》,聞一多的《七子之歌﹣台灣》,或是中國大陸的美景美食圖片。
網民們宣稱,感召的作用是「喚醒台灣同胞」,但這麼做不如說更多是為了感動他們自己。要知道,網民們不僅僅把「感動」扔在臉書上,也在洗版的策源地「帝吧」(百度李毅吧)裏瘋狂傳播看似温情脈脈的文章和擬人故事。其中一個廣為轉發的故事想象了中國和台灣在漢代的一場偶遇,台灣不知道自己是誰,而中國體貼地拉着她的手保護着她說:「從此以後,你就叫夷洲吧!」;另一個故事裏,中國是深沉的北京大哥,其他省份是大哥的弟弟妹妹,作為一家之主的大哥吃着餃子温柔地看着一家人,對台灣說:「這樣的團圓,從1895年到現在,我渴望了一百二十一年。小妹,快過年了,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