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回台中生活,遇到了不少咖啡職人,才知道,那種裝潢得漂漂亮亮,時有成群結伴的小資女孩來自拍,或對着滿桌擺盤可口的格狀鬆餅與早午餐三明治大讚「好幸福呦」的「咖啡館」,其實,在職人的認定裏,根本不叫咖啡館。它們更適合叫早午餐館或下午茶館。而文青或自由工作者點一杯美式或拿鐵,在裏面看書打字一整天,或是坐在長桌,人人一台筆記型電腦面對面開會的,也不叫咖啡館,更適合叫行動辦公室或交誼空間。
真正的「咖啡館」,應該是只賣咖啡的,店裏要有對咖啡豆精挑細選,對沖煮方式嚴格要求的咖啡職人,通常這人既是老闆,也是打雜員工,這種店通常是一人小店。若問:今天喝什麼?來者大多答曰:肯亞、哥倫比亞、薩爾瓦多等產區名,或是西達摩、碧蘿亞、藝妓等品種名。
當然,如果像我一樣,不想搞得這麼複雜又高端,也可以率性一點,回:酸一點的,或不要太酸。職人自然會量身打造,如無菜單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