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專訪德國難民二代80後導演:那些被遺忘的暴力

面臨新一波難民潮,讓我們聽聽德國80後導演昆班尼的想法,當年,他的父母從阿富汗逃難到德國生下了他,他的電影都是關於少數族群或者社會的邊緣人,還有那些歷史中被遺忘的暴力……

專訪德國難民二代80後導演:那些被遺忘的暴力

來來回回,困擾全世界的似乎都是這些類似的事。 2015 年 KINO 德國電影節呈現了新一代德國青年導演的影響追求與擔憂,《我們年輕,所以勇武》是今年 KINO 展映的十六部影片之一,經由香港歌德學院挑選,在香港放映兩場。這部電影記錄了很多人或許已經遺忘的羅斯托克騷亂。

羅斯托克騷亂已經過去二十三年。事發時,導演布漢昆班尼年紀還小。 羅斯托克是德國北部的港口城市,人口約二十萬。 1992 年夏天,東區爆發了反移民暴動。大量市民參與到這次暴動之中,整個暴動持續了四天。最後一晚,三千名參與者聚集起來,在一棟居民樓防火。這座大樓當時有 150 名尚未疏散的越南難民。

布漢昆班尼回憶自己看到的報導,直呼不可思議。「其中很多人看上去就像我的鄰居一樣,很多人看上去像我父母的朋友,很多人看上去像我的朋友,他們在攻擊看上去像我那樣的人。」昆班尼的父母從阿富汗逃難到德國,並在德國生下了他。在 1992 年,他只有幾歲。當時他極為震懾,只是年紀小得來無法形容那種心情到底為何。這只是種子,一路走到 2010 年,他突然反應過來,一種恐懼與憤怒找上門來。「我開始回想,到底發生了什麼。」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