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空氣污染,過去一周攻占了台灣各大媒體版面。但這些光是看照片就讓人驚心動魄的空氣污染,真的只是「中國大陸」的事情嗎?金門人會搖搖頭,帶你到海邊,往西指向小金門的方向,這座5公里外的離島,平日清晰可見。但霧霾一到,也就隱匿在朦朧裏。
媒體上常說「霧鎖金門」,但當地人不會感到這麼詩意浪漫,因為那是隨着東北季風來到的中國霾害。每年秋、冬,季風盛行時,距離中國僅僅15公里的金門,總是霧茫茫一片。以東北季風旺盛的2月為例,將近一半的天數,PM2.5(細懸浮微粒)指數都到達「紫爆」(濃度極高,空氣品質不良)的等級。
冬夏污染有別 居民膽戰心驚
「台灣本島的空氣污染,有7成是自產、3成來自境外;但是金門卻只有4%是自產,剩下96%都是境外污染。」金門縣環保局長傅豫東說道。且中國來的污染源,冬季與夏季還各有不同,傅豫東苦笑地說:「冬天的空污是來自東北方的沙塵和工業污染;夏天則是西南氣流帶來的廈門污染物。夏天來的因為距離短,所以是『純粹的』污染物,冬天的污染途徑比較長,中間還混了不少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