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日本文化5個黑暗面,你覺得難以入口嗎?

日本文化5個黑暗面,你覺得難以入口嗎?

今年九月,日本明星「男神」福山雅治宣布結婚,在香港引起熱烈討論,不過在近年韓風漸趨熾熱的情況下,已很久未試過有日本藝能界的新聞,能夠引起這麼熱烈的討論。

事實上,日本文化對香港人影響甚深,無論是動漫、遊戲機、音樂還是劇集,一直都影響香港,甚至整個東亞地區,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系主任吳偉明說,「早在五十年代,黑澤明電影已影響不少本地藝術創作人,不過真正要數日本文化在本港掀起的兩次高潮,就要數八十年代中森明菜、近藤真彥等偶像興起,以及九十年代 J pop 音樂及日劇的流行,無疑上當時以資源計算,日本的文化事業規模遠遠追不上美國,但勝在創意十足,而且掌握到亞洲觀眾口味,因而可以在香港立足幾十年。」

即使近年韓流襲港,吳偉明亦覺得沒有對日本文化造成太大威脅,「我在九十年代於普林斯頓大學任職時,已留意韓國文化,的確韓國在舞蹈、音樂錄像、網上娛樂等方面,質素已比日本優勝,但韓國文化屬於刻意經營,不單流於千篇一律,而且在全球化氣候下,才得以於世界各地流行,反而日本文化由始至終都沒有刻意外流,在其他亞洲國家有需求下才偶然變成熱潮,那種供求關係的分別,令日本文化堅持創意行先;最重要的,是日文中多漢字,對於香港人來說倍添親切,即使完全不懂日文,亦可以大概解讀到當中的含意,這是韓文那些古怪符號所不能提供的。」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