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香港站要潛水進入,九龍站上蓋的環球貿易廣場成為孤島,赤鱲角機場只供水上飛機升降」──這一切絕非天方夜譚,而是全球升溫攝氏兩度後的現實,因為香港屬於全球最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十大城市之一,屆時有31%居住地被海水掩浸。(詳見http://www.climatecentral.org/)
這種不可想像的處境會否變得更壞,須看本月底的巴黎氣候峰會(COP21)。巴黎峰會可能重複哥本哈根會議的失敗,或者達成不痛不癢的協議,不足以令世人避開氣候災難,更遑論讓貧窮人有可持續發展機會。
是否有很大機會達成協議?
- 中美去年在「習奥會」上達成兩國就削減碳排放的承擔,於是曾令哥本哈根會議失敗的兩個國家,在今次巴黎峰會上似乎不再是阻礙達成協議的絆腳石;
- 歐盟一如以往積極提出2030年的減排目標,而且幅度高達40%;
- 今年澳洲亦改朝換代,新總理對氣候變化較支持。 可惜這些利好因素不足以達成一個好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