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獅子山下,差一點我們也會飛

重拾初衷,在獅子山下讓模型飛機翱翔風裏,讓曾經有過的夢再次起飛。

獅子山下,差一點我們也會飛

[對號入座] 電影是一扇窗,一部電影又可延伸到另一部電影,邀請我們憑票對號,或自由入座,看窗外有窗,感受更遼闊的天地。

《哪一天我們會飛》把中學時光放在1992年,三位年輕演員都恰如其分,甚至比楊千嬅、林海峰的演出更教人欣喜。圖片為電影劇照
《哪一天我們會飛》把中學時光放在1992年,三位年輕演員都恰如其分,甚至比楊千嬅、林海峰的演出更教人欣喜。

「為了跳舞,你可以去到幾盡?」(How far are you willing to go for dance?)《狂舞派》訴說年輕人為了自己喜歡的事,燃起心裏的火。《哪一天我們會飛》卻沉重多了,由那團火被現實撲熄開始,一對夫妻走到感情的瓶頸,回首年輕歲月,慨嘆「差一點我們會飛」,而他們有過的夢想,卻像希臘神話裏的伊卡洛斯,翼上的蠟早已融掉,狠狠墜地,再飛不起來。

《狂舞派》公映的時候,導演黃修平說過他不喜歡用「夢想」這字眼,因為很容易變成廉價口號,拍電影也盡量避開。然而人們看他的電影,卻很容易想到「夢想」,可能因為他的故事主角,往往都非常專注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當碧咸遇上奧雲》是踢足球,《魔術男》是表演魔術,短片《花椒八角咖啡豆》是沖泡咖啡,《狂舞派》是太極和街舞,《哪一天我們會飛》就是做出各式各樣靈巧手工,和飛翔。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