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在變得越來越差?人們愈發緬懷過去,或是再次渴望出走,紛紛攘攘,似乎沒有人知道未來。《狂舞派》導演黃修平,再次交出新作《哪一天我們會飛》,試圖解開這個迷套。這一次,他從狂舞的夢想和熱血,轉為審視人如何「擁抱過去」,這「過去」不是用來緬懷,而是需要了解,了解之後,才可以從「現在」,再出發。(編者)
導演黃修平還在忙着摺紙飛機。編劇陳心遙和我一邊看,一邊講。紙飛機是《哪一天我們會飛》這部電影裏面很重要的物件,想必在接下來的宣傳活動中,一兩架紙飛機會加深觀眾的印象。上一次和他們兩個人面對面訪問,契機正是這部電影的劇本入圍了投資會獎項。籌備,再拍攝,後期,這部電影歷時四年,走到了大銀幕。訪問還沒開始,黃修平已經在試飛,紙飛機在艷陽天放飛,一不小心就飛上了樹梢。
「飛這個元素一直都存在」,陳心遙不覺得四年很久,甚至覺得劇本應該久一點:「據我觀察,通常太快寫完劇本,很可能會出事。」故事在五六年前成型,他和黃修平一路加加減減,看着劇本變化,他們視之為電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