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說「本土」,但香港的魅力之一,恰恰在於它不是事事滿足於「本土」氣味的舊型城市,即使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地方,你坐下來靜靜看去,身邊的一切都是「香港」的,而又不僅僅是「香港」的。淺水灣,就是這樣一處地方。這城市的殖民色彩、復雜身世、曖昧氣息,都如張愛玲的文字那樣烙印在這裡,躺下在彎月形海灘的細沙上,幾可隨時妄想享受異國陽光。在淺水灣,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味道,今天要講的,是最近新加入的兩種。
吃一口南美 Bossa Nova
大概沒有人會否認,在香港的城市生活中,淺水灣是“逃離”日常的好地方。所以,去年底新開的全港曼大灘畔商場 The Pulse 內,陸續進駐的食肆彷彿清一色打着「 escape (逃離)」的旗號,那怕只是一張白色梳化,或一口陌生的酸辣,也要你忘記真正身處的地方。
像 Limewood ,餐廳和酒吧內形態各異的木材,究竟是來自印度洋的飄流木,還是某熱帶小島的漁船船身?它們曾撫摸過多少海洋,經歷過多少風浪?耐人尋味!可以確定的,是天花垂下的大燈從老郵輪上拆卸下來,今天,仍然照亮航行旅客手中的 Margarita 。最接近大海的木桌,像郵輪甲板上的圍棟。目的地隨着雞尾酒的辛勁和酸香澎湃的菜式而到達,是巴西西里約熱內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