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總裁拉加德表示,由於環球經濟動力正在減弱,IMF將會下調今明兩年環球經濟增長預測。從IMF這舉動,不難看到大部分的工業或經濟大國仍然面對強大逆風,要重拾以往較快的增長,難度是相當高。
自從上年2月,哈佛大學教授薩默斯(Larry Summers)於一個國際學術會議提出,不少工業大國包括美國已開始步入「長期呆滯」(Secular Stagnation)的狀態後,「長期呆滯」現象正逐漸引起學術界的注意。綜觀近年,各主要工業大國的經濟表現均出現持續低增長的情況,加上大國面對債務高企和人口急速老化等問題,各工業國要回復以往的光輝歲月,真是談何容易。

附圖是七大工業國(G7)的其中6個成員國,包括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和日本的長期經濟表現。從這圖可見,幾個經濟大國的長期經濟增長均出現逐步放緩的趨勢,尤其是日本經濟自90年代初期開始爆破後,其停滯狀態便十分明顯。在2008至2009年金融海嘯爆發後,其他大國的經濟放緩狀態亦與日本不遑多讓,意大利的長遠經濟增長於2009年後更跌至零以下,這現象在過去五十多年是從沒有發生於其他經濟大國,反映環球經濟環境面對頗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