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黎,那些莎士比亞書店的Kitty

似乎是同一個故事在香港、台北、巴黎的不同版本,情意相似,而空間、文化相異⋯⋯貓兒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亦如是。

巴黎,那些莎士比亞書店的Kitty

書店就是 Kitty 的世界,從來足不出戶,也別指望他「噡」來什麼戰利品,窗外的聖母院、塞納河對他來說只是一幅流動的風景,不打盹時只愛伏於有利位置,眺望窗外的風光。

居住巴黎一年多,還不懂得法語的我,書癮起時也會到左岸的莎士比亞書店逛一圈,丟下十歐八歐就離開了,大概去過兩、三次吧,特別是春天的時候,因為門前種了兩棵櫻花樹,後來嫌遊客太多了,像景點多於一家書店,也就沒有特意再去,雖然其實還另有原因——皮膚敏感。

記得有次到書店買書,也順道參觀上層的 Tumbleweed Hotel, 坐坐那張 Samuel Beckett 或海明威睡過的軟床,閱讀世界各地讀者在 Mirror of Love 上貼滿的留言,然而在讀到一張忘了是1970年還是73年筆跡狂放的字條之時,右臉開始覺得有點癢……下意識以為是二樓舊書塵垢太多,自己又不夠檢點,拿過書又擦擦臉,在敏感還未完全失控以前,我就馬上離開了,頭也不回,記得臉上的紅疹足足花了三天才褪下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