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港珠澳大橋調查:活在島上的外勞

港珠澳大橋的巨型人工島上,100多名外省工人每天趕工,沒有假期,在拔地而起的速度面前,每個人都只是一顆螺絲。

港珠澳大橋調查:活在島上的外勞
每天清晨,港珠澳大橋的建築工人乘搭接駁船前往人工島,全年無休,有的與家眷同住島上。

這裏是被稱為全球最複雜、最有挑戰性的工程 ──── 以一個巨型 Y 字橫跨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橋。“Y” 字的正中間,是一個面積約209公頃的人工島,面積相當於11個香港維多利亞公園,上面住着過百名外省來的工人與家眷。許多工人對這龐大的人工島沒什麼概念,只是用「一片沙」來形容它。

這群工人每天都處於趕工狀態,在崗位裏忙不過來。其中一個來自陝西的焊工向師傅,年輕時早已離鄉打工,在外漂了很多年,哪個地盤要人他就到哪裏。靠這種謀生方式,他把孩子一路供養到上了大學。他有同鄉在港珠澳大橋當雜工,幾個月前經介紹來到珠海打工。一整天趕工後,惟一的休息是到地盤附近的情侶路海濱「放風」一小時,買菜,透氣,很快又回到島上。

人工島上有幾個承辦商分工負責,由打地基、挖洞、到修橋鋪路,仔細又千遍一律。在浩大的工程面前,工人們都知道自己只是一顆螺絲。他們說,大橋拔地而起的速度面前,人不值錢,他們都知道,在所謂的浩大工程上,一顆螺絲壞了,自有另一顆代替。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