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詹順貴:岌岌可危的台灣「柏林圍牆」

令人擔憂的是,台灣人民真的普遍覺醒了嗎?足以作為香港人民效法的表率嗎?恐怕仍難樂觀。

詹順貴:岌岌可危的台灣「柏林圍牆」
台灣金門縣一條街道。

今年7月20日,分屬台灣統治的福建省金門縣與中共統治的福建省正式簽訂30年供水合約,雙方分別由台灣經濟部常務次長楊偉甫與中國福建省長蘇樹林出席。後者進一步表示未來如有天然氣需求,福建也可以展開準備;而金門縣政府觀光處長王中聖則提出接水之後,應該可以跟着提出接電、中國福建省居民赴台灣離島旅遊72小時免簽證等議題。他們看似拋出議測試題的風向球,但更像是情侶間的互拋媚眼。

蔣介石領導下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歷經8年的對抗日本侵華戰爭後,不僅元氣大傷,加上官員的貪污腐敗,更大失民心。因此,在接踵而來的國共內戰中敗退台灣。有重兵駐守的金門、馬祖,一直是蔣氏父子政府有效阻擋中共侵台的雙眼與雙臂。自由世界與共產世界冷戰時期,1958年8月至10月,還發生過震驚自由世界的中共對金門八二三砲戰。直到今日,金門的觀光賣點,仍舊以當時的砲戰遺跡與戰地設施為主。

孰料,一甲子不到,金門不僅已對中國全面開放,甚至進一步計畫將水、電等民生基礎需求,轉由中國福建省供給。姑且不論台灣未來前途如何,對照柏林圍牆倒下,東、西德隨之統一的歷史經驗,已仰賴福建省鼻息的金門、馬祖,恐怕已成中國囊中物,易幟改隸,僅僅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當時參與砲戰而迄今猶存的台灣老兵,想必不勝唏噓。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