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北京已大幅調整治港思路和策略,《一國兩制白皮書》正正反映北京以天朝主義心態,宣稱對香港擁有「全面管制權」。由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領導的中聯辦、港澳辦等,更明目張膽地違反《基本法》第22條有關駐港機構不得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的條款,無孔不入地干預香港的自治事務。地區統戰滲透日盛,以「農村包圍城市」戰略慢慢地築起「建制選舉長城」,將香港徹底地推向類近星馬俄式的「選舉威權主義」(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體制。建制派議員經常通過區議會撥款以不同名義大搞「蛇齋餅粽」式康樂活動,加上工程撥款亦大幅傾斜以公帑堆砌功績,為建制派議員造勢,地區處處出現「大白象」工程。
在廢除兩個市政局後,區議會地位日益重要,雖然職權上仍有一段差距,但撥款權力及區議會的諮詢角色及政府重視度日益上升。《區議會條例》有關區議會的一項職能:「為進行地區公共工程和舉辦社區活動而撥給有關的地方行政區的公帑的運用」,各區每年均獲撥款約2300萬元,供地區的指定組織、康文署及地區團體申請,18區每年總撥款超過4億。加上2013年施政報告提出每區撥款一億共超過18億的社區重點項目,所涉公帑不菲。
區議會常將各種交通、房屋、環保,甚至推廣《基本法》等議題,轉化為以「蛇齋餅糉」飲飲食食形式舉行,例如葵青區議會曾多次遭揭發公帑撥款自肥,六成活動找關連團體合辦;推廣基本法撥款變石斑海鮮宴等。2013年《施政報告》提出每區撥款一億元的社區重點項目,各區出現更多反彈。例如葵青區63萬元設facebook專頁推銷項目卻招攬海外人士讚好;鰂魚涌的「不能避雨的避雨亭」;大埔林村「天安門」工程審批涉私相授受;西貢調景嶺普賢佛院慘遭逼遷議員涉利益輸送;觀塘區議會花逾5000萬元興建3D音樂噴泉等等事件。幸好各區分別成立關注組,監察甚至迫令區議會修改或撤回原有項目,這正是民間的在地抗爭,對建制派的形象政績面子工程大聲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