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啜飲一口好咖啡:自我型塑的工藝

獨處並不等於寂寞,通常,獨身一人時,會有些特定的友伴……

啜飲一口好咖啡:自我型塑的工藝

近來,我花了些心思揣度獨處這件事。

每當有人説他在思考獨處,寂寞,並非其所感知的。談及這個主題時,德裔美籍的神學家保羅田力克( Paul Tillich )説過:「人類的語言能適切的感知獨自一人時的兩面性,用『孤獨』表示孑然一身的苦痛,也用『獨自』來稱頌這樣的光景。」我們多是群居動物,喜愛友人的陪伴,但同時,又會私自渴望獨處的時刻,我無法肯定這是否就是「離群的驕傲」,對我而言獨處的定義是,好好與自己相處的時刻,讓我能感知自己完整的存在或是讓我全心的順着自身情致所往,而非掛心着某個人造就的空缺亦或由某些雜務瑣事佔據心神。

獨處時,我的最佳友伴,則是咖啡。

獨處並不等於寂寞,通常,獨身一人時,會有些特定的友伴,煙草、美酒與寵物皆常位列獨人的摯友名單上;許多作家、畫家、音樂家和電影工作者的形象常與其手上的煙纏繞在一起,嬝嬝的煙絲勾勒出其創意表現的人格,不論是谷克多( Jean Cocteau )、 杜尚( Marcel Duchamp )、差利卓別靈( Charlie Chaplin )、還是瑪蓮德烈治( Marlene Dietrich ),多的不勝枚舉的藝術家將抽煙這個動作,轉化為極具個人色彩的吞吐雲霧,融入其藝術表現之中。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