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什麼是「廢青」,什麼是「傑青」

表面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沒人理解的,不一定是失敗。4位「廢青」用自己的生活重新定義「傑青」。

什麼是「廢青」,什麼是「傑青」
廢青

香港社會一直推崇「傑青」(傑出青年),十大傑出青年選舉自1970年創辦後延續至今,特首梁振英、明星劉德華都曾獲此名銜,在燈光璀璨的頒獎典禮上贏盡掌聲。「傑出青年」一年一度地選了40多屆,而10年前開始,風向悄悄轉移,我城的關注點落在了另一種類型的年輕人身上,他們同樣被置於聚光燈和放大鏡下,加了個新標籤叫「廢青」。

在表面上,「廢青」的行為與思考模式和「傑青」恰恰相反。在社會眼中,他們通常沒高學歷、沒賺大錢、沒買樓買車、沒在職場向上爬。聚光燈下,沒有掌聲,只有罵聲與嘲諷。

不過,有些年輕人不以為然,一路堅持一路走。他們自己怎麼理解「廢」這件事?他們認為自己「廢」嗎?他們的真實狀態又是如何?我們邀請了四位自稱「廢青」的年輕人,請他們把鏡頭對準自己,自拍,自白,用他們的声音和故事,重組「廢青」與「傑青」的刻板印象。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