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擁有的歷史記憶也許是靠不住的,我們共享的現在也許是黯淡的,我們希望共享的未來,則是撲朔迷離的。
「中國人」概念的出現,並不久遠。在宋朝以前,沒有中國人概念,秦朝的人是秦人,漢朝的人是漢人,三國時的人分稱魏人、蜀人、吳人,晉朝的人則是晉人。人的統稱依照王朝之名,個人屬於皇帝,而無種族概念。直到宋朝,漢人在暌違數百年後統一中國,卻又立即處於遊牧帝國契丹的巨大壓力之下,「中國人」至此才有了種族的概念。
岡田英弘不無尖刻地批評說,「中華思想是中國人病態劣等意識下的產物」,而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貢獻巨大。司馬光堅持「正統說」,強調只有漢人王朝的皇帝才有統治中國的正當權力。岡田氏認為,司馬光規範了漢人的種族觀念,卻讓之後的中國人愈來愈看不清中國的現實。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真實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