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反課綱的暑假(下)——社運的滋味

這正是他們這個世代,除了「民主制度」之外,另一個與生俱來的特徵——他們都是「數位(數字)原住民」。

反課綱的暑假(下)——社運的滋味
2015年8月6日,學生佔領教育部第8天,學生代表宣佈因天氣影嚮,決定退場,學生於教育部前留影。

「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簡稱「北高」,這個由高中生自發串連組成的反黑箱課綱組織成員高達80人。由5位成員組成決策圈。這些年輕人出生在台灣解嚴之後,他們的成長正好伴隨着台灣民主化的推進,對於他們來說,「民主制度」就像吃飯一樣自然。

大家開會討論決定了決策圈的人數以及產生方式:在自己的Facebook社團裏投票,由於Facebook的程式設計,每一個人的投票都是會顯示姓名的,但這並不影響選舉的進行。所有人都各有五票,在數十位候選人中選出票數最高的五位組成決策小組。

「北高」的成員們都非常重視這場選舉,有意競爭者之間也展開拉票攻防戰,想辦法說服同學投誰或不投誰。最終,超過50人參與了這次的投票,五位決策組成員是:台北市師大附中的莊于庭、成淵高中王品蓁、建國中學的朱震,還有已經分別從華僑高中和中和高中畢業的梁豔柔與蕭任佑。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