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要眾籌不要金主,讓新聞回到沒有干預的樣子

在被稱為媒體寒冬的這個夏天,香港的獨立媒體都想透過眾籌尋找暖流,擺脫資本、政治或主流新聞操作的壓力。

要眾籌不要金主,讓新聞回到沒有干預的樣子
立場新聞現時有16名全職職員,每月營運成本為50萬,廣告只能相抵約三分一開支。

成立半年的香港新媒體《立場新聞》8月推出眾籌計劃,開拓廣告以外的收入來源。差不多同一時間,英文新媒體Hong Kong Free Press透過眾籌集資在7月開張。還有香港資深記者眾籌300萬港元成立通訊社,專注深度調查報導。

眾籌在香港不是新鮮事。早在2004年,香港獨立媒體便以小額募款方式,希望擺脫資本對媒體的控制,10年來在社會運動領域深耕,扮演重要角色。11年後,老牌報章《新報》結業、《成報》清盤並停刊半個月、《壹週刊》大裁員,在這個被稱為媒體寒冬的夏天,新生的3家媒體又開啟眾籌募款的路途。

與11年前不同的是,當年獨立媒體試圖擺脫的最大束縛是資本力量,而在後佔中年代,小媒體肩上的第一威脅變成了政治壓力。今天,眾籌能夠繼續成為非牟利媒體的活水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